3月19日,大运河京冀段,游船行驶在河中。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3月20日,2023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从2020年起连续3年保持千亿投资规模,2023年副中心将继续保持千亿投资规模,共安排477个重大工程支撑项目,涉及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产业三大领域,数目为近年来最多,融资需求近400亿元。
新京报讯 3月20日,2023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副中心以“通八条”为引领的“1+N”产业政策生态体系,发布了综合类政策、系列产业专项政策,连续三年为150家企业给予奖励扶持,累计奖励5亿元。
【资料图】
在大会现场,涵盖央企类、平台协会类、现代种业类、智能建造类、科技创新类、文化旅游类、金融类、服务存量类8大类的22个重大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1+N”产业政策三年扶持150家企业
《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精尖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简称“通八条”)自2018年发布实施以来,数字经济、先进制造、金融业、商务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现代种业等重点领域也陆续发布了产业专项政策,给予重点企业最高奖励2000万元,有力补充了“通八条”政策。
通州区投促中心主任吴涛介绍,副中心已形成以“通八条”为引领、产业专项政策全面助力的“1+N”产业政策生态体系,发布了综合类政策、系列产业专项政策,以及配套人才服务政策,自实施以来连续三年为150家企业给予奖励扶持,累计奖励5亿元,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模式,建立人才服务“直通车”制度,共为100余家企业协调提供落户、子女入学、住房公寓、出入境等服务,吸引优质企业在副中心集聚,共享城市副中心发展红利,充分彰显了诚信政府服务企业的决心和担当。
城市副中心产业空间地图发布
市规自委通州分局常务副局长郭宝峰发布了副中心整体发展格局图与六大重点产业空间地图,并进行了现场交图仪式。
副中心产业空间地图聚焦副中心控规“3+1”主导功能,联动运河商务区、行政办公区、文化旅游区、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等十大重点产业功能区,打造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等六大重点产业空间体系,构建了“一轴一带”整体产业发展格局。
全面开展“虚拟建造、实体孪生”项目试点
通州区住建委主任曾勃介绍,去年通州区代表北京市成功通过智能建造试点城市评审,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利用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契机,布局构建现代化建筑产业体系,从科技赋能和产业融合入手,积极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力争10年内形成完整的智能建造生态圈。
“过去几年,副中心已进行了大量智能建造技术实践。在行政办公区、运河商务区、绿心三大建筑等重点项目中,成功应用了多种智能建造技术,有效提升了工程质效。”他说,基于“虚拟建造、实体孪生”全新建设模式,副中心将全面开展项目试点和创新实践,加速传统建筑业生产方式革新,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建造产业。逐步开放大量应用场景,推动形成数字信息、软件开发、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上下游产业齐聚共生的多元融合发展格局。
亮点1
今年安排477个重大工程支撑项目 为近年来最多
通州区发改委主任姚伟龙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从2020年起连续3年保持千亿投资规模,连续4年建安投资稳居全市第一,城市路网密度从2018年的3.5公里/平方公里增至2022年的4.4公里/平方公里,轨道交通从2016年的3条增加至当前的6条,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的28.5%提高到2022年的34%左右,大运河京冀段62公里实现旅游通航,国市控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17所市级优质教育资源以名校办分校或新建校区等形式批量入驻,5所市级优质医疗资源落户,PM2.5年平均浓度从2016年的80微克/立方米降低到2022年的33微克/立方米,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社会资本热情高涨。
超大体量投资释放百亿融资需求,千亿投资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在带动城市功能品质蝶变跃升的同时,也为各类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商机。2023年副中心将继续保持千亿投资规模,共安排477个重大工程支撑项目,涉及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产业三大领域,数目为近年来最多,全年融资需求近400亿元,社会资本将以更深层次、更多途径、更新模式参与到副中心建设中来。
亮点2
力争3年培育、引进100家以上元宇宙生态链企业
通州区经信局局长耿磊介绍,2022年副中心元宇宙产业创新资源不断涌入,去年共新增落地元宇宙企业63家,大企业带动效应初步显现。空间布局初步形成,2000平方米元宇宙应用创新中心完成建设,将成为国内一流全球领先的元宇宙产业展示中心和应用体验中心。产业生态持续完善,引入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和北京大数据协会元宇宙专委会;聚焦数字人和数字藏品,联合发布《2022虚拟人产业研究报告》和《数字藏品技术与规范》,依托副中心产业引导基金,联合社会资本筹建元宇宙产业基金,强化产业配套支撑。
未来,通州将紧密围绕去年8月出台的元宇宙三年行动计划,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培育、引进100家以上元宇宙生态链企业,落地建成30项以上“元宇宙+”典型应用场景项目,推动制定一批元宇宙相关标准,“1+N”产业空间体系初步形成,将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为以文旅内容为特色的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耿磊说,医药健康作为副中心先进制造重点细分产业,在全市产业竞争能级中也实现了大幅提升。通过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多渠道促进产学研各方优势资源整合,支持企业、医疗机构、服务平台等各类高端要素集聚,规划到2025年,副中心的医药健康产业将具备“小而美”“专而精”“快而高”的产业特色,总产值进一步跃升至180亿元,上市公司6家,医药领域专精特新企业50家,新申报上市药品30个,新获批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36个,高标准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医产协同示范区”。
亮点3
大运河千帆船市复现等16个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公布
会上,通州区发布了2023年度应用场景清单,面向社会征集解决方案。清单包括文旅商、智慧城市建设2个方向,共有大运河千帆船市复现场景、5G+院前急救场景等16个项目,旨在为新技术新成果提供更多市场机会,推动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功能不断提升。
此次发布的应用场景清单共2个方向16个项目,文旅商领域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台湖图书城场景、大运河千帆船市复现场景、张家湾车辆段元宇宙商业应用场景、街区元宇宙综合应用场景、元宇宙会客厅场景、运河商务区智慧园区管理场景、运河商务区金融服务场景。
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应用场景包括虚拟建造集成交付示范场景、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城市大脑数据底座平台、智慧影像云平台、5G+院前急救场景、智能慢病数字医防融合场景建设、智慧村医健康服务场景、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平台、智慧交通运行分析系统。
本次发布的场景项目,涉及文化旅游区、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运河商务区等重点区域,提出人工智能、物联网感知、虚拟现实、3D全息投影、大数据分析、BIM、数字孪生等新技术需求。
通州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副中心每年超千亿的投资建设强度,将释放出大量场景项目,可以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更多市场机会,给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