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参观完大观楼,便是合江亭。合江亭始建于唐贞元三年(787年)至七年(791年)间,衡州刺史齐眏(757一795年)所建。贞元十七年(801年)后,衡州刺史宇文炫又增其制,为楼阁式建筑。历朝历代,石鼓山上建筑屡经废兴,合江亭均在必建之列。
唐贞元十九(803年),任监察御史的韩愈因关中大旱上《论天旱人饥状》疏,被贬广东连江阳山县令。二十一年(805年)八月,又任湖北江陵法曹参军,赴职途中路过郴州与好友郴州临武县令张署,二人乘舟由郴江转耒水到耒阳,又从耒阳从耒水入湘江,九月来到衡州,受到衡州刺史邹儒立盛情款待。陪同韩愈、张署到城北石鼓山游览。
邹儒立素仰韩愈大名,借机在合江亭设宴,极尽地主之谊。韩愈面对“蒸湘耒之会,江流环带”的胜景,浮一大白,纵横骋想,即景抒怀,即兴赋诗《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云:“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惟昔经营初,邦君实在佐。翦林建神祠,买地费家货。梁栋宏可爱,结构丽匪过。伊人去轩腾,兹宇遂颓挫。老郎来何墓,高唱久乃和。树兰盈九畹,载竹逾万个。长绠汲沧浪,幽蹊下坎坷。波涛夜俯听,云树朝对卧。初如遗宦情,终乃最郡课。人生诚无几,事往悲岂那。萧条绵岁时,契阔继庸懦。胜事谁复论,丑声日已播。中丞黜凶邪,天子悯穷饿。君侯至之初,闾里自相贺。淹滞乐闲旷,勤苦劝慵惰。为余扫尘阶,命乐醉众座。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愿书岩上石,勿使泥尘涴。”
这首诗由远及近,写人状物,挥洒自然。全诗凡二百言,一韵到底,一气呵成,音调铿锵,气势磅礴,为自唐以来题咏石鼓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杰作。一经吟出,即为世人传诵,亦为后世文人学士所推崇,步其韵而歌者不乏其人。尤其是“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成为传诵的名句,合江亭因又名绿净亭。
合江亭门柱上有一联:“石鼓双江水,昌黎一首诗。”正是对合江亭命名由来的真实写照。祝澹溪也曾为石鼓书院合江亭题联:“广厦构众材,报道蛟龙腾浪去;两水夹明镜,合信风月入亭来。”
合江亭下便是三江交汇之处,极目远望,三江之水浩浩荡荡,直奔洞湖。近前的蒸湘交汇处,泾渭分明,蒸水略浑而湘II清澈,两水相遇,下流水渐渐相融。
此时,我正想留影,求人给拍照。正好一旁有两位学生模样的学生,让他们帮助我照个相,然后我也帮助他们俩拍照,很有绿分,“一见钟情”交上了朋友,还原他们是湖南高铁技术学院学生肖权、邹浩,均是衡阳人,余下在石鼓书院的游览及衡阳行程,一起同行。
我们三人,由合江亭旁石阶往下,崖壁上有朱陵洞,为道家第三洞天福地,相传为朱陵大帝所居。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派内侍率道众到朱陵洞投金龙告文祀典。这是《南岳志》有关记载。大乘亦有记载:“石鼓山东北麓的朱陵洞传与南岳水帘洞相通”。《舆地纪胜》也载:“董奉仙天宝中修九华丹法于衡阳,栖朱陵洞。”
据《衡州府志》记载:洞内原有唐人手迹和历代游人留诗,故有“朱陵洞内诗千首”之说,但今洞内已经很难见到文字,只有洞外右下方有“朱陵洞”几字,传为唐人所书。朱陵洞为衡阳八景之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