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决策部署。
2022年,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正式启动,这是时隔40多年后的又一次土壤“家底”大摸查。40余年间,我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乡野变成城市、公社社员变承包经营主体、机械在农田驰骋,农业经营上以粮为纲变多种经营,粮食产量不断跃上新台阶;与此同时,我们脚下的大地、滋养万物的土壤也发生了多样变化。土壤普查势在必行。
【资料图】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一年收尾”的决策部署,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于2022年启动,计划2025年完成。整个普查预计历时4年,覆盖110亿亩农用地,布设调查样点360多万个,动员约30万人……
2023年,是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铺开之年。微观三农公众号“土壤三普进行时”专栏,将聚焦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看各地如何摸清土壤“家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摸清土壤“家底” 护好大国粮仓——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铺开
“‘藏粮于地’保安全,‘土壤三普’是关键”,这是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的宣传标语,诠释出土壤三普的意义和重要性。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土壤“摸家底”定下“作战图”。这是时隔43年后,我国再次对土壤进行的“全面体检”。43年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巨变,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城乡融合加速,粮食产量不断跃上新台阶。但同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我国土地尤其是耕地面临严峻挑战。守牢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土壤三普势在必行。号角已吹响。各地积极行动,抓早抓重,因地制宜,全国范围内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壤普查拉开帷幕。今年,是土壤三普的第二年,也是土壤普查全面铺开的重要之年。一年多来,各地试点在推进中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进展如何,积累了怎样的经验,这都是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工作需要关注的重点。定方案明责任
顶层设计把好方向关
专家集中论证、审阅成果资料、严格细致质询……今年3月,广东省土壤普查办连续召开4期土壤普查高州试点成果论证会,会议邀请资深专家,从土壤类型图、土壤属性图、到工作报告、技术报告,一项一项听汇报、一步一步细论证。最终,试点成果初步通过论证。这是自土壤三普开展以来,各地逐渐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例证。土壤三普怎么查?时间安排怎么定?对此,《通知》作出规定。按照《通知》要求,国家层面成立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普查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协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本地区普查工作的组织及实施。自2022年起,“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一年收尾”。同时,对土壤三普的对象、内容、经费、组织实施等进行详细筹划。制定方案,挂图作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纷纷编制方案、细化任务,“赶早不赶晚”,指导工作有序推进。广东省及时印发《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土壤三普试点工作时间表,任务拆解、细化到月,确保2022年全面完成土壤三普试点工作。在高州普查试点工作中,逐渐形成了“突出组织协同、突出专业职称、突出数字赋能、突出开拓创新、突出质量控制”的五个“突出”经验。强化组织领导,推动试点成果形成提质增效。河北围场县高位推动、强化保障,组建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立足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两区”定位,制定了《围场县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实施方案》,对全县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进行土壤的“全面体检”;从11个区域站选调22名熟悉当地气候、人文地理及相关情况的业务骨干,担任现场向导和普查技术导员,形成了各负其责、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压责任、强领导、促成效。广西明确各区市、县(市、区)政府是本地区土壤普查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亲自谋划部署,分管领导具体主抓。贺州市更是将土壤普查工作纳入市级对各县(区)的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保证土壤三普落到实处。边实践边总结攻坚克难把好质量关土壤三普涉及范围广、参与人员多、技术要求高,确保普查质量,必须在各环节进行质量把控。土壤三普的全程质量控制以技术规程规范、作业人员资质、专家技术指导、工作平台管控、同步监督抽查等“五靠”为抓手,在全流程各环节做到全程控制、源头控制、前端控制、同步控制等“四控”。土壤普查涉及链条长,外业调查采样是其中的核心环节。2022年5月17日8点51分,在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内的全国土壤普查76号点位,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铲下了土壤三普“江苏第一锹”。这意味着江苏省土壤三普工作正式进入实战阶段,迈出土壤取样和外业调查的第一步。样点校核、定位选点、因势挖坑、定重取土、照相取图、现场提交……土壤取样程序相当复杂。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规范(修订版)》要求,土壤调查针对点位的成土环境和土壤农业利用情况,成土环境包括地形、植被、气候等;而土壤农业利用情况包括土地利用、农田建设、耕地利用、园地利用、林草利用等,如耕地利用中,需要调查作物的种类、产量、施肥状况等,所有数据和资料,都需要拍照上传到统一的土壤普查工作平台。外业调查程序复杂。图为陕西省旬阳市外业调查采样现场土壤三普的样点点位由国家根据土壤二普资料、国土资源调查成果、卫星遥感数据等统一布设,有时难免存在可达性差,或略有偏差的情况。为此,上海市创新使用集空间定位、数据融合、内业处理、外业核查于一体的新型普查技术方法。先对样点数据进行内业分析,采用专业GIS分析软件,基于最新的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对样点所在土地现状做进一步研判,对布设不合理的样点进行修改,确保样点的有效性。此外,上海市自主研发“上海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样点校核APP”软件系统,与内业处理数据实现互通,提高外业人员的现场核查效率。为提高找点效率,内蒙古五原县邀请熟悉当地地块和路况的村委会工作人员担任向导,由他们带路,快速达到样点周围,再由向导联系样点所在地块农户,获取施肥管理、作物产量等相关信息,既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又加快了调查采样速度。挖出长宽30厘米、深约20厘米的小坑,环刀刃口垂直插入,加盖、称重,防水分蒸发……表层土壤样品的采集是一个既繁琐又精确的工作,过程既耗人力又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陕西积极探索“跨业组合”采样模式,组建“国企+专家”“专家+第三方机构”“农技人员+第三方机构”等多种跨界组合团队,有效解决单一人员构成可能导致的调查研究能力不足、思想认识不到位、不能深入实际等问题,使外业调查采样工作效率提升一倍。广西开通“普查服务直通车”,积极构建“一线技术人员+自治区专家+国家级专家”的上下联动机制,组织专家进驻采样点现场指导,碰到特殊难题及时连线国家级专家“把脉开方”。抓宣传重培训扩面提效把好人才关“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我国开展的又一次土壤的‘全面体检’,是几代土壤人接续奋斗努力的结果,高质量地完成土壤三普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在全国土壤普查超级会客厅全媒体直播中,多位专家、学者从我国土壤空间分布变化、外业调查在土壤三普中的基础作用、土壤三普外业调查内容与二普的不同等多个方面展开介绍。全国土壤普查超级会客厅旨在通过邀请领导专家及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土壤三普。第一季共举办3期,总观看量超1000万人次。此外,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土壤三普宣传标语征集活动,最终,50条标语成功入选推广。土壤三普的顺利推进,需要全社会的了解与支持,更需要专业人才的参与和支撑。人才培训,是提高普查效率,保证普查质量的关键。从国家到地方,都举办了培训班,建立起涵盖样点校核、调查采样、样品检测、成果形成等全流程的培训体系。截至4月初,全国土壤普查办组织完成了西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华中、东北7个片区的6期土壤三普技术培训班,培训总人数1300余人,其中剖面调查采样参训人数760人,合格520人,合格率68%;截至目前剖面技术领队发证人数约720人,经考核发证的人员数量能够基本满足全国剖面调查采样工作需求。夯实技术人员“知”的基础,释放基层部门“行”的动能。内蒙古坚持“知”“行”并济,邀请专家进行讲解,交流试点期间的典型做法,并最终把学习成果落实到考核中。创新形式,以考促学。“考生”现场取土样、考官现场评分……在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华北片区技术培训班的考核现场,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的100多位“考生”现场进行土壤分类、分层、土质性状专业考核,为今年全面开展土壤三普提供高质量的外业调查采样技术力量储备。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记者:宋晓娜
编辑:张璟
监审:郭平稳、徐锋
标签: